柒尺

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女权主义简史》节选

组诗出版后,女性文学批评家们对她为这种通常极为男性化的诗体所带来的有趣而清新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但当年罗思夫人勇敢地发表散文体传奇《蒙哥马利伯爵夫人的乌拉尼亚》后,却遭到恶意攻击,结果该书因被指诽谤同时代人而遭禁售。她的社会地位也庇护不了自己。“工作吧,夫人,工作吧,”丹尼勋爵(lord denny)居高临下地向罗思夫人建议道:“但是唯独不要写书/因为比你聪明的女人从来不写作。”


任何胆敢发表作品的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其实就是公开的嘲讽——在纽卡斯尔公爵夫人玛格丽特·卡文迪什的遭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公爵评论道:“一个女性写作,这就是罪过;如此侵犯男性特权,绝对不可赦免。”......

2023-05-15

2023.5.15

当下的西方文学以及艺术多反对宏观叙事,即反对主流价值以及文化。一批关于二战时期的电影出现,用艺术处理的手法告诉观众:纳粹军官也是人,他们不过是服从指令,是时代里的一颗螺丝钉。之前读到这样的言论时,会觉得不舒服,但是不舒服的理由,我却说不出来。今天听了戴锦华老师的讲座,突然明白了这背后的违和感。

  

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希特勒也是人,纳粹军官也是人;我自己就明白这个道理。我所警惕的,是这样看似开明言论后的意识形态,即历史虚无主义,抹去灾难,抹去创伤。

  

二次元文化在各国盛行,但是,其背后的文化土壤依旧是日本。日本的意识形态,在创作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渗透入了作品之中。其中,较为...

2023-05-15

群体内部的性别压迫——观《沙漠之花》有感

提前说明:本文或许和您的价值观相悖。这不是您的错误,也不是我的错误,倘若一定要找寻一个源头,那就是这个社会。


电影里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当华莉丝终于鼓足勇气去医院时,一位充当翻译的索马里男护士不断地羞辱她,并且将医生的话歪曲为手术是可耻的,最终女主无法忍受,跑出了医院。观看这部分情节时,班中一片哗然,大家都十分愤怒。作为伦敦大医院的一名护士,这位索马里男性受过良好的教育,见过世面,理应该认识到当地的“割礼”是一种残酷的陋习;但他却羞辱自己的同胞,不理解女性的痛苦。部分观众评价道,“人在欧洲,思想却被禁锢在了非洲。”也有人说,“老旧的思想陋习很难消除。”诚然,这些都是原因,但是我认为......

2023-04-21

中国当代诗歌艺术——傅其林:诗的发生学

傅天林,生活在四川资中县一个偏远的地方。某日,她的爷爷去东门卖菜的时候,险些被一个包裹砸中。包裹里全是金银细软,于是赶紧回家,用这笔钱让孩子接受教育。傅天林的父亲,傅田昭就读于四川大学,毕业之后娶了资中县富人家的女人,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1950年,因为造反闹事而被枪毙。这就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因为是反革命家庭的女儿,傅其林自小就遭受歧视,一直跟着她的大姐生活。这样长大的孩子,许多的话都无法说。于是文字成为了她最好的排遣。

  

一个未来看不到出路的人,一个生下来未来就注定黑暗的人,她该怎么活?于是她选择了诗歌,用诗歌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自己去营养自己。

  

无疑,她......

2023-04-10

《百年孤独》解析

这一篇文章是我之前写的小论文。因为有读者私信我,询问百年和孤独的意蕴解读,我想到了这一篇,所以就特意发出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年孤独》——拉丁美洲式痛苦


摘要:《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巨作,在意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上拥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文化镜像,《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洲十五世纪以来的社会状况。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百年的孤独,同时还暗含了拉丁美洲到整个人类在面临多方面冲击下的孤独,是一部涉及全人类的精神之作。

关键词:《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化镜像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高峰。小说通过讲述布......

2023-04-09

诗一周 4.9

大海(其二)

海风吹动波浪

像推攘无数发白的浮尸

我看见远方的礁石,想起从小到大的教诲

每一分秒,都是必胜客的披萨;不断切割

分给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海鸥降落在裸露的

肚皮上,它以为我是一艘废弃的渔船。在眼睛

看不到的地方,一座鲸落繁衍了无数的生命

[图片]


春天和秋日

有时候,分不清春天和秋日

一个苏醒,暖流涌动;一个萧肃,黄叶飘零

我的眼中,它们拥有相同的色彩

看到那么多叶子,便想起掩映的花苞

每一个萌动的生命,都是一双眼睛;看着世界

在不知名的地方落地生根。一夜之间,所有的花瓣

纷纷落下,像秋日里落了满地的白果

捡来炖母鸡——含情脉脉,散发臭与香......

2023-04-09

中国当代诗歌艺术——于坚: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之路

[图片]


在当今诗歌写作中,有两个主要的派别:知识分子的诗歌和口语诗。二者间的冲突非常激烈,鲜少有诗人能生存在这之间。而于坚,则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他既不属于知识分子的写作,也不是口语诗写作,每当别人问起他的看法时,他通常摸摸耳朵带过去。

  

这是难得可贵的。因为两个派别所争斗的,已经不再是诗歌,而是地位以及权力。在现在的诗歌界,用“蜗角之争”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自大地想要证明自己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最后是空瓢打水一场空。

  

在《林中散步》一诗中,诗人款款地写道“没有鹿只有几片阳光 掉在林中空地 我忽然明白那正是我此刻的心境 仿佛只要一......

2023-04-03
2 / 39

© 柒尺 | Powered by LOFTER